【经管大讲堂】山东财经大学张志元教授莅临我院作学术报告
11月18日,经济管理学院于教学楼309会议室举办人文社科群青年学者沙龙活动,特邀山东财经大学资深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志元担任主讲嘉宾,围绕“醴泉乡村振兴综合体的创新价值—高校科研及智库成果转化的实践样本”为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讲座由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饶卫振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庄兴华及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参加。

饶卫振在开场致辞中介绍了张志元教授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成果和影响力,并对其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报告中,张志元教授围绕“醴泉乡村振兴综合体简介”和“醴泉乡村综合体的价值创新”两大主题,分享了醴泉乡村振兴综合体的建设成果及可复制经验。张教授谈道,醴泉乡村振兴综合体取得较好成绩的原因,一方面可归纳为“非常6+1”,即有山有水、有林有地、有河有溪、有名泉有温泉、有少年范仲淹有乡建梁漱溟、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倾力支持,加之有社会各界和山东财经大学的助力赋能;另一方面则得益于清晰明确的理论支撑,能够形成集“理论逻辑-价值链-方法论”三维一体的乡村振兴价值重构理论。张教授指出醴泉模式不是个案,而是一个可推广的样本,核心在于通过资源重组和价值重构,把闲置的、分散的、低效的资源变成新的生产力,同时依托学者的研究力、政府的引导力和社会的参与力,形成多元共建的长效机制。

互动环节中,庄兴华书记与张志元教授交流了学院“党建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成效,期望未来可以组织师生前往醴泉乡村振兴综合体进行实地调研与学习。物流管理系党支部书记姜力文围绕“山东省未来农业的业态与模式演进”进行提问。张教授结合其在浙江、江苏等地的实地考察经验,立足山东省情,从“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等前沿视角出发,进行了分析与解答。

本场报告案例鲜活、内涵深刻,聚焦于理论服务国家战略的有效路径与研究成果的创新转化模式,有助于开拓师生研究视野,激励师生将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等时代命题融入学术探索。
张教授现任山东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山东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金融研究院院长,兼任山东区域经济学会会长等学术职务,同时还是教育部金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顾问专家、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山东省金融学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在科研成果方面,张志元教授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完成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科基金项目6项,主持教育部及省级项目20余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和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7项,10余项智库成果获省部级主要领导批示并进入决策。除此之外,张教授还曾获“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