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大讲堂】北京交通大学张明玉教授莅临我院作学术报告
11月26日,经济管理学院于教学楼309会议室举办经管大讲堂活动,特邀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明玉担任主讲嘉宾,围绕“数智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人形模型与实践探索”作专题学术报告。讲座由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饶卫振主持,山东大学夏宇寰老师、优秀校友路英博士及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参加。
报告中,张明玉教授以“一个故事、一幅画、一个字”为主线,系统阐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他首先以“天才数学家陶哲轩”的成长经历为例,深入剖析了天才背后不可或缺的“情商培育”“韧商养成”“人生态度”与“幸福观”四大启示,强调全面发展与持久努力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在“一幅画”部分,张明玉教授以“老鹰抓兔子”为喻,生动阐释了“战略能力”与“执行能力”的辩证关系,并提出“创新能力”是推动二者跃升的关键。他进一步以汉字“混”为切入点,拆解出“智商、情商、胆商、韧商”四商合一的人才素质模型,并对应提出“前瞻力、亲和力、决断力、意志力”四种核心能力。张明玉教授指出,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注重“中庸之道”,避免极端,实现智商与情商、胆商与韧商、个人与团队等多维度的平衡发展。他结合自身在战略咨询、科研团队建设与国家重大项目中的丰富经验,提出“四个接轨”的实践路径:与国际接轨,胸怀世界;与企业接轨,扎根实践;与国家重大需求接轨,服务战略;与团队接轨,协同作战。
互动环节,曾丽君教授围绕“中庸之道的思想如何融入科研”与张明玉教授进行探讨,张教授指出可借助扎根理论和实证研究将二者融合。姜秀娟副教授就“管理决策中如何培养学生果敢的性格”与张教授交流,张教授结合其自身经验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特质进行针对性引导和培养。同时,张教授鼓励参会学生树立高远目标、持续学习、勇于取舍、坚韧不拔,成长为具备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本次报告内容翔实、深入浅出,为学院在数智时代背景下探索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重要启发与方向指引。
张明玉教授是北京交通大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物流与交通智能决策室”主任,经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学学科带头人。张教授现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张明玉教授还曾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二等奖等奖励十二项,是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通讯员:杨珍花 于鹏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