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成长,创享未来:经管学院举办创业故事会(一)
“原来会计专业不仅能‘做账’,还能玩转‘硬核’新材料!”10月30日下午,在经济管理学院首期创业故事会上,2003级会计学专业校友景雷雷以“跨界成长,创享未来”为主题,讲述着属于他的破圈传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江谭与各年级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赴这场关于梦想、坚守与创新的思想盛宴。
校友景雷雷结合自身经历,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围绕“敢想敢干”“坚持选择”“学习成长”三个维度,讲述着自己从《英语周报》校园代理起步,放弃银行“铁饭碗”投身销售,再到跨界新材料领域的“破圈”历程,分享了初入职场时催收巨额汇票被“踢皮球”的窘境,如何“硬核”直面挑战,也回顾了转型新材料时从“技术小白”到“行业创新者”的进阶之路,坦言“没有资源的玩家,更要学会‘借力打力’”。同时,他也鼓励同学们职业规划应勇于突破自我,在坚持中锤炼心性;创新创业要立足现实与自身资源,回归业务本质,建立差异化优势;技术研发宜强化资源整合,善用校企合作推动成果转化;个人成长需夯实专业基础,拓展社交视野,保持积极心态,努力成长为专业精深、视野开阔的“T型人才”。“原来创业不是‘剧本杀’,没有固定剧情,每一步都是真实‘打怪升级’!”2023级会计学专业本科生田中华谈道。
交流环节,学子们围绕跨界发展、思维转型与创业准备等话题踊跃提问,校友景雷雷结合自身经历逐一作出精彩回应。针对“非科班如何跨界破局”的困惑,景雷雷建议学子通过辅修双学位夯实基础,以“保持好奇”驱动学习,并深入一线弥补实践短板。他强调“选择赛道要顺势而为”,鼓励大家关注国家战略布局的新兴领域,才能“借大势、成小事”。对同学关于“试错中如何决策”的困惑,他结合自身从高端场景“退下来”做基础耐磨件的经历,说明战略调整不等于放弃,而是更务实的进取。就“学生思维如何转向老板思维”这一问题,他幽默解读创业者实为“首席打工人”,提出“主动社交、勇于试错,在实践中暴露问题、快速成长”才是关键。面对创业时机的抉择,他坦言“没有完美时机”,九年职场沉淀教会他通过客户积累与资源整合构筑创业底气。整场交流中,景雷雷以幽默真诚的“学长式”语言,打破“专业定义人生”的局限思维,鼓励学子以“跨界者”的姿态、“实践者”的勇气,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在浪潮中筑梦未来。“学长说的‘T型人才是未来竞争力的硬通货’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2024级供应链专业本科生尹志凡感慨道,“这不仅是一场经验分享,更是一次职业生涯的启蒙课。”
创业故事会是经管学院基于学科专业特色与创新创业教育趋势打造的特色品牌活动,旨在通过聚焦时代前沿的主题分享、实战导向的案例剖析和交汇融合的互动机制,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积极构建跨学科、融创新的开放式育人生态。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创新形式、丰富内涵、优化效能,着力将创业故事会打造成为经管学院创新思想策源地、创业人才孵化器,为构筑学院人才培养新高地、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景雷雷,高级冶金工程师、山东省科技厅入库专家(技术研发)、经济管理学院2003级会计学专业优秀校友。先后创立青岛德创重工、青岛德创表面技术工程、青岛海纳等离子科技等公司并担任总经理一职,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与成功的创业实践。(通讯员:于鹏伟 刘若寒;摄影:尹志凡 张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