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逐光同行”实践队:数字赋能农文旅融合,青春助力乡村振兴
为探寻数字赋能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7月14日,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逐光同行”社会实践队深入张家楼街道画美达尼青岛市乡村振兴片区,聚焦当地文化产业、现代农业与市场一体化运营,实地体验北方现代版 “富春山居”,探索数字赋能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
耕读学堂——文脉薪火的传承站
实践团队首先走进耕读学堂,通过讲解,成员们了解到这座 1700 平米的乡韵精品民宿,依托张家楼街道西石岭村闲置用地打造而成,集创业孵化、耕读研学、养老助餐、民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成为都市田园轻度假目的地。它不仅是传统“耕读传家”文化的现代表达、乡村闲置资源活化的典范,更成为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的“致富站”,为都市人寻找放松、为乡村留住人才搭建了双向桥梁,有效带动了当地村集体收入和村民就业。
乡忆工坊——匠心故事的讲述地
在乡忆工坊,陈列着具有鲜明乡村特色的农文旅及非遗产品。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当地的蓝莓汁、明日叶、编织、油画等相关特色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源自当地农户与手工艺人,既保留了乡村物产的天然特质,又融入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成为展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紫斐酒庄——蓝莓产业的深耕者
在紫斐蓝莓展厅,队员们调研了智慧农业与电商直播带动下的“紫色经济”,并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展开深入探讨。紫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牵头建立果酒产业化联合体,还开展代加工业务,为当地农户加工各类果酒、果汁,有效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果农收入。其蓝莓产业发展路径不仅是三产融合的生动实践,也为乡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
绿泽画院——画美达尼的起源处
在绿泽画院,团队成员感受了达尼画家村的发展历程,了解了街道推动从一张油画到百花齐放的经验做法,在艺术熏陶中更深刻地理解了“文旅赋能”对乡村振兴的意义。除了探索历史、观赏画作,团队还观看了绿泽画院抖音直播间的直播现场,万数粉丝“围观”画家创作,写实风景等题材的油画销售火爆。这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数字赋能对于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认为艺术与电商结合的模式让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美”的动力。
本次调研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入乡村、了解乡村,通过实地考察和切身体验,感受当地数字赋能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范式。团队成员表示,将根据实际情况与资料整合调研成果,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探索以画美达尼青岛市乡村振兴片区为参考的振兴密码,为数字赋能农文旅提供新思路,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通讯:郑羽彤 孙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