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青鸟计划|@青年学子,双向奔赴共绘青春锦章(一)

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以及共青团山东省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的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精神,经管学院众多学子走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在实干中闪光,在奉献中精彩。

姓名:彭娅菲

班级:会计学2024-2班

实践地点: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创发新区服务中心

我实习的岗位是综合服务岗,主要工作围绕协助正式员工处理日常事务,包括文件整理与归档、接待来访人员、参与政策宣传活动以及协助筹备各类会议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着手了解和学习了创发新区的范围,规划模型图,服务中心的职能架构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准备引入的产业。后期还参与了多次项目会议,负责会议记录和纪要整理工作,对我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政府部门决策和执行过程。

在青鸟计划后期,我参与了蓬莱区团委组织的“青辩未莱”辩论赛,在准备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关于不同城市发展数据、人才政策,深入剖析家乡特色产业和新兴行业分布。这让我对地域发展差异有了更清晰认知,不再局限于个人的片面感受,而是站在宏观角度去权衡利弊,真正理解了不同选择背后的复杂逻辑。也在辩论过程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和更深入的思考。

青鸟计划搭建起我与家乡连接的桥梁,让我深刻感受到家乡对青年人才的重视与期待。参与青鸟计划组织的各类活动,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家乡学子,大家一起畅谈家乡发展变化,分享在外求学的经历,加深了我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锻炼了我的沟通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应对复杂工作环境的能力,培养了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姓名:孔梦迪

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024-2

实践地点:山东省东明县焦园乡人民政府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了解职场环境,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我在寒假期间参加了“青鸟计划”返家乡实习实践活动,并有幸在山东省东明县焦园乡人民政府担任办公室文员一职。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次乡政府会议的筹备工作,包括会议通知、材料准备、设备调试等。会议期间,我负责记录会议内容,整理会议纪要,让我学会了如何高效组织会议,同时也提升了我的文字表达能力。

本次实习也让我对基层政府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基层政府不仅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直接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实习过程中我下乡深入实践,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贫困户扶持工作,在此过程中我帮助政府人员向贫困群众分发补贴并与其进行交谈。通过这项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基层工作虽然琐碎,但却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次寒假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掌握了实用的办公技能,还让我对基层政府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深刻认识到,细致、耐心和责任感是工作上必不可少的品质。同时,我也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这段实习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也将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前行。未来,我将以这次实习为起点,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人而奋斗。

姓名:李嘉和

班级:金融学2024-2

实践地点:山东省平度市团市委

寒假在团市委的实习,是我大学生活里宝贵的实践经历。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写材料和送材料。写材料时,从生疏到逐渐掌握机关公文的规范表达,精心打磨每一个词句,让内容逻辑更清晰。这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也让我养成严谨的做事习惯。这次实习,我对团市委工作有了深入了解,也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未来,我会把实习所学运用到学习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

寒假在团市委实习的几天,像一扇突然推开的窗,让我这个习惯了校园生活的大学生第一次真实地触摸到“工作”的轮廓。原以为写材料不过是套用模板的机械劳动,可当真正面对一份需要从零起草的通知时,连“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的区别都让我手忙脚乱。办公室里安静敲击键盘的声音,打印机吞吐纸张的嗡鸣,还有前辈偶尔轻声讨论的“三审三校”,这些细节像细雨般浸润着我的认知——原来那些印着红头公章的文件背后,藏着无数次对字句的斟酌,甚至一个“原则上”和“应当”的选用都要反复掂量。

每天抱着文件夹穿梭在不同楼层送材料时,我像一条游过珊瑚礁的小鱼,悄悄观察着这座庞大机器的运转齿轮:宣传岗的姐姐边接电话边飞速整理着活动照片,隔壁办公室总在下午三点飘来打印机和碎纸机的声响。这些零碎的日常逐渐拼凑出我对“机关工作”祛魅后的理解——它没有想象中刻板的官僚气,更像是由无数具体的人用琐碎细节编织成的网,而我的每一次递送文件、核对页码,都是这张网上微不足道却真实存在的结点。

最珍贵的收获或许藏在那些未被预设的缝隙里。当我把不知道第几版修改稿交给主任时,她突然指着标题问:“你觉得‘助推’和‘助力’哪个更贴合青年工作的语境?”那一刻忽然意识到,那些曾被我认为枯燥的公文写作,本质上是在用最克制的语言搭建沟通的桥梁。而当我站在复印机前整理最后一份归档材料时,透过窗户望见一起去吃午饭的和我一起参加“青鸟计划”的大学生,也对“服务青年”四个字有了具象的感知。

这几天没能让我变成公文写作高手,却教会我用平视的角度看待家乡:它不再只是地图上被标注的故乡符号,而是一个个真实的人在晨昏交替中共同托举的生态。或许未来的某天,当我在异乡填表写下“平度市”三个字时,指尖会轻轻泛起那五天里打印机余温般的暖意——那是属于我的、与家乡缔结的第一份成年人的契约。

姓名:崔家祺

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024-2

实践地点: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

共青团寒亭区委举办“青鸟计划·2025寒亭学子家乡行”我同50余名学子齐聚杨家埠民俗艺术大观园,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家乡发展,共筑青春梦想,助力家乡建设。

迈进大观园,浓郁的民俗气息扑面而来。一幅幅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杨家埠年画,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一幅都蕴含着独特的寓意和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笔触细腻,色彩鲜艳,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实践过程中,我有幸参与了年画的制作过程。从刻板时工匠师傅们专注的神情,手中刻刀在木板上精准游走,每一道刻痕都凝聚着岁月的沉淀和技艺的传承;到印刷时纸张与颜料的完美融合,轻轻一刷,图案便跃然纸上,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的延续。这看似简单的工序,实则需要多年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差错。

参观郭洪利老师风筝工作坊无疑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郭洪利老师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的工作室里仿佛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风筝世界。郭老师热情地向学子们介绍着潍坊风筝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随后,学子们有幸亲身体验与辉同行直播间同款风筝制作工艺。在郭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学子们从裁剪风筝面料开始,一步一步地进行绘制图案、粘贴骨架、安装提线等工序。在绘制图案时,有的学子选择了传统的吉祥图案,希望能够传承和弘扬潍坊风筝的传统文化元素;有的学子则发挥自己的创意,绘制出了充满现代感的图案,展现出了年轻一代的创新精神。经过一番努力,一只只承载着学子们心血与期待的风筝制作完成。虽然作品在工艺上还略显稚嫩,但饱含着对潍坊风筝文化的热爱与敬意。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民间艺术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这些传统艺术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微博等,分享自己的实践经历和对民间艺术的感悟,让更多的人了解杨家埠年画;也可以参与到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场双向奔赴中,年轻人用新鲜视角为基层注入活力,家乡则以包容的姿态托起他们的成长,彼此在互动中逐渐交织成更紧密的联结,让每一次寒假归来不再只是短暂的停留,而是成为未来可能性的悄然萌芽。(通讯员:于鹏伟 彭娅菲 孔梦迪 李嘉和 崔家祺)


发布日期:2025-02-24